每年的世界通信展都是行業和用戶了解通信和手機行業發展的一個好機會。然而和往年不同的是,在MWC 2015上,可穿戴設備超越手機,成為了新主角。
三星、LG、華為、中興……如果你來到這些全球知名的手機制造商展臺里,會發現人潮最密集的區域并非手機展臺,而是智能手表、手環、虛擬現實眼鏡等新鮮產品出現之處。
“手機已經不再酷了,包括iPhone,”一位對LG智能手表興趣滿滿的參觀者對企鵝智酷表達了他的想法。另一位來自美國的科技愛好者同樣對于可穿戴設備熱潮保持著充分的樂觀——“當很多人都至少擁有一部手機時,你就得想想他們還需要什么。”
VR眼鏡:也許比手機更偉大
在整個MWC 2015展會上,三星的展臺是最受關注的。最新發布的S6和S6 Edge旗艦手機自然是三星在會場上推薦的重點,但令人意外的是,更多科技愛好者卻在現場追問三星的工作人員:“你們的Gear VR眼鏡在哪里?”
這是一款被三星“藏起來”的產品。只有出示媒體證件(展會方認證的Press身份),才會被邀請到三星展臺的一個獨立空間中,里面有兩位工作人員向媒體展示這款三星配合S6系列最新升級的虛擬現實眼鏡——等待體驗的記者們排起了隊。
Gear VR的核心功能是提供3D效果和沉浸式的娛樂體驗。戴上這個眼鏡后,你可以通過它欣賞手機里的娛樂游戲和影視節目,還可以透過手機攝像頭觀察真實世界——是的,這款頭盔式眼鏡需要捆綁三星手機一起使用,并在手機上啟動對應的APP。
這款產品有一些“小毛病”,例如頭盔戴起來還是稍重,不利于長時間使用;位于眉間的那個調控滾輪過于干澀,難于操作;還有部分應用的匹配性尚未達到完美,例如一款配合3D圖冊的APP,會偶爾有崩潰的現象。
這些小毛病和不成熟可能就是三星要把它“藏起來”的原因。但拋開這些,我們從未來和變革的角度去審視它,這款產品可能會比三星的手表手環擁有更美好的前程。它所帶給三星的可能機會有三個:
1.顛覆式體驗:
和其他可穿戴產品比,眼鏡的最大優勢和風險都是同一個:它的交互體驗是與傳統數碼設備全然不同的。谷歌(微博)眼鏡的失敗之處正在于此,他們希望通過一種全新的體驗,去操作和過去完全相同的事情——在眼鏡上收發短信、拍照,甚至還要訪問社交網絡……今天重新審視谷歌眼鏡的選擇,確實等同于自殺。
三星Gear VR和不久前微軟推出的全息眼鏡產品,都從谷歌眼鏡身上吸取了足夠的教訓——因此他們不再要求眼鏡去做手機上完全可以做的事,而是提供了全新的顛覆式體驗——當你通過VR眼鏡觀看視頻,你所看到的不再是一個畫面,而是整個世界。隨著你抬頭低頭,左右晃動,你所看到的影像也會跟隨動作平滑切換。當我在現場通過Gear VR欣賞一段海底風光視頻時——真的有那么一些瞬間,我感覺自己就在水中。
2.邊際價格和產品組合:
由于需要捆綁最新的三星手機使用,因此Gear VR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產品,而更像是手機上生長出來的一個可穿戴擴展配件。這一定位決定了它的定價不會太高,如果你完整的購買了這一套產品,那么除了酷炫的眼鏡,你還擁有了一款時髦的旗艦手機。
過去虛擬現實設備的最大推廣問題,是它們的使用場景不是全天候的。很多用戶不愿意花費高額價格購買一個只有在周末閑暇時才會戴上玩一會的東西。而三星通過把眼鏡配件和手機組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尷尬。
3.新的商業機會:
我們通過手機玩游戲,看視頻,常常并不是因為他們的畫面或體驗更好,而是因為方便。Gear VR所代表的虛擬眼鏡則有可能突破手機的這一長期瓶頸——這種沉浸式的3D體驗,存在著顛覆傳統影院觀影和大型PC或主機游戲的可能。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所有的好萊塢大片都同時提供虛擬現實眼鏡版,并且售價不菲時,你會更明白三星們今天干了什么。
智能手表:群雄提前防御Apple Watch
今年MWC上另一個可穿戴熱潮就是智能手表。華為在展會開幕前一天發布的HUAWEI Watch點燃了這場火焰,在隨后的展會中,LG、三星、華為、中興等廠商,都在重要位置向世界推廣著自己的手表類產品。
當然,這場智能手表熱潮的另一個重要背景是,蘋果宣布3月9日召開發布會,屆時很可能發布關于Apple Watch的更多信息。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幾乎所有展出智能手表的廠商,都在有意無意的呈現出與蘋果手表的“差異化”。華為的手表是圓形表盤,看上去更像MOTO 360——那是一款被評價為“可能比蘋果手表更好”的產品;LG同樣是圓形表盤,而且提供了3個物理按鈕(比蘋果多),他們還在現場開去了一輛可以通過手表發動引擎的奧迪汽車……
中興的智能手表更特別。他們的手表真的就是一塊表——屏幕上的指針和表盤都是真的——這款智能手表是一種傳統表盤和智能芯片與傳感器的嫁接產品,它的智能體現在可以和手機聯動,測試運動狀態等信息——但你不要期望它的表盤會出現千變萬化的內容。
上述三類智能手表產品,差不多代表了今年MWC,乃至目前整個產業對于智能手表的整體態度和研發趨勢——盡可能地和蘋果不同,盡可能地和手機不同,并且擁有手機功能之外的獨立價值。
1.圓形表盤:
并不是說蘋果手表是方的,其他人就一定要做圓的——但從目前的趨勢看,圓形表盤從外觀、UI界面和互動切換,都更自然和美觀。因此,未來的智能手表的外觀趨勢會更多的走圓形路線,至于蘋果是否會放棄執念,改用圓形表盤——喬布斯時代也許不可能,但庫克還真不好說。
2.脫離手機的獨立價值:
智能手表更多的開始呈現出“獨立意識”,這無疑是一種正確選擇。早期的智能手表更多定位于手機的“第二屏”,平時收收短信,接打電話……這種產品設定從目前看并沒有抓住用戶的需求,因此一直不溫不火。當然,還有一些極端玩家直接把手表做成手機,非常反人類。
最新一波的智能手表產品則選擇了另外一條路——與手機聯動成為一種可選的功能,但不再是必須。這類新產品會在手表中加入獨立的網絡組件,例如WiFi、 Sim卡等,并增加更多傳感器和芯片設備——這時的智能手表開始成為新的生態中心,人們才能夠開始認真對待這樣的產品——在手腕上按一下,這個世界會發生什么?
3.成為控制中心:
關于智能手表的第三種趨勢,是提供更多的擴展連接功能,扮演“控制器”的角色。LG讓智能手表可以發動汽車,這即是用手表替代車鑰匙——過去手機有過類似設定,但顯然,手表從外形和操控上,比手機更接近于鑰匙。
同樣的可能性還會出現在更多領域。例如智能門鎖,智能家居等等。無論睡前躺在床上關閉電燈,還是在客廳遠程關閉廚房的火爐——手表都是比手機更好的隨身選擇。
總結:可穿戴設備要“轉正”了
過去可穿戴的最大問題,是產品設計上存在強烈的“手機思維”。這與主要參與者都是手機廠商有很大關系。人們把可穿戴設備定義為手機的“第二屏”,并想當然地認為“不方便掏出手機時可穿戴設備就有了使用場景”……現在想想,這種使用場景的預期,是多么的盲目樂觀和不切實際。
當我們對可穿戴設備的未來憂心忡忡時,今年的MWC大會上,終于有了新變化。
更多的智能手表和手環開始告別“手機中心論”,它們更加獨立,擁有自我的應用場景,并且開始有了初步的“生態意識”。
Gear VR等虛擬眼鏡設備,則給可穿戴設備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谷歌眼鏡的失敗讓很多人開始質疑和爭論“眼鏡到底能不能智能化”——其中蘋果特別扮演了重度批判者的角色,這家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CEO表示,眼鏡智能化在交互上是不可行的。
但三星Gear VR和其他沉浸式虛擬現實設備,給智能眼鏡打開了新的窗口——智能眼鏡絕非是“另一個手機”,它的商業可能性更大,連接的領域更廣,看到的世界也更精彩。
實際上,可穿戴設備的終極使命可能只有兩個:讓人們通過佩戴它們更容易地連通外界,以及讓人們通過佩戴它們更加了解自我。
后一個使命已經通過各種芯片和傳感器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就是信息追蹤處理和可視化、精準化的結果呈現,這一條路在邏輯上是很清晰的,也正因為如此,所有可穿戴設備商和用戶對于產品中擁有更多更適用的信息采集模塊,基本上沒有爭議;
前一個使命則存在更多的變數和可能。在萬物互聯的未來,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可穿戴設備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不僅需要相關配套產業鏈和技術的不斷成熟,更需要有野心的產品做出更勇敢的探索。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