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已經引起了各大科技巨頭的興趣和關注。而正當蘋果、三星、Fitbit等公司頻頻傳來在該領域的研發進展時,上周,微軟卻宣布停止運營Microsoft Band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
作為組成部分的Microsoft Health Dashboard站點將關閉,Microsoft Band應用程序也將于2019年5月31日從Microsoft Store、Google Play和Apple App Store中刪除。
據The Verge網站報道,微軟智能手環(Microsoft Band)于2014年10月發布,并于2015年發布了第二代。2016年秋季,該公司停止銷售該產品。
在五月末正式下線之前,使用Microsoft Health Dashboard的用戶可以通過該站點的導出工具導出數據。符合條件的智能手環用戶將能夠獲得退款。微軟表示,智能手環的用戶仍然可以使用他們的設備記錄和跟蹤健康信息,但無法聯網。
微軟這一舉動,與蘋果不斷在其Apple Watch等相關醫健應用上加大投資的行為形成顯著對比。除蘋果外,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其他知名企業也一直在向這方面發力,動脈網對其進行了整理。
Fitbit:合作、計劃、產品,全方位布局
Fitbit在可穿戴健康設備領域的布局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尋求外部合作
早前,Fitbit與Solera Health公司開展了一個健康合作計劃。該計劃表明,自2017年起,通過Solera平臺注冊社區或數字DPPs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整個項目中使用Fitbit設備進行兌換。
一年后,兩家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與沒有更換Fitbit設備的參與者相比,Fitbit用戶在一年后的減肥效果顯著改善。此外,Fitbit用戶報告稱,與非用戶相比,他們在10至16周內每周的活動時間增加了60分鐘,而且在6至12個月的時間內,他們每周的活動時間至少增加了45分鐘。
基于這些數據,Fitbit Health Solutions首席運營官Amy McDonough表示,兩家公司將為Solera DPP的所有參保者提供Inspire和Inspire HR設備,包括那些參保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計劃的人。
Inspire HR(圖片來自公司官網)
2、部署健康計劃
上周Fitbit召開了新聞發布會,Amy McDonough和首席執行官James Park就Fitbit的業務布局進行了清晰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已經做了超過100項健康計劃,其中就包括覆蓋27個州的42項醫療保險優惠計劃。
Fitbit還在部署一項獎勵計劃。Fitbit獎勵計劃將允許用戶在健康活動步驟、活動時長和睡眠方面獲得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兌換為合作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合作公司包括Adidas、Blue Apron和Deezer。該計劃目前正在美國進行測試,預計將于4月30日結束,并在今年晚些時候作為一項高級服務推出。
3、持續創新產品
此前,Fitbit還推出了兩款專為健康計劃、雇主和醫療系統設計的設備。這些工具(Fitbit Inspire和Fitbit Inspire HR)具有活動和睡眠跟蹤,以及智能手機連接通知和移動提醒功能。Fitbit Inspire HR還具有跟蹤心率和位置的額外能力。
2018年該公司還迎來了重大轉折點。進軍智能手表市場的決定使Fitbit成為僅次于蘋果的第二大智能手表企業,Fitbit Care的推出進一步完善了其面向支付者和雇主的醫療保健項目。James Park還表示,他們對最近推出的Charge 3、專注于兒童的Fitbit Ace以及女性健康和睡眠健康追蹤功能感到非常滿意。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手表占Fitbit 2018年收入的44%,遠高于2017年。Fitbit Health Solutions業務在2018年增長了8%,James Park特別指出,預計Fitbit Health Solutions的營收將在2019年達到1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其新推出的Inspire設備、Fitbit Care以及專注于健康的軟件產品的持續開發。
有了這些合作伙伴關系、激勵計劃和新設備在手,Fitbit的整體健康戰略正對其主要競爭對手——目前引領智能手表市場的蘋果,以及上月剛剛發布了其可穿戴健康設備新產品的三星發起強有力的挑戰。
三星:打造消費者健康管理一站式商店
2月21日,三星在舊金山舉行的Unpacked活動上發布了一系列新產品,其中許多產品都力求擴大該公司在醫療保健領域的市場份額。三星最近還在HIMSS19的硬件和軟件平臺上重點介紹了一些健康評估工具和供應商工作流產品。
三星新推出的Galaxy Active智能手表對Galaxy Watch進行了升級,增加了健康監測功能,包括血壓跟蹤,以及心率監測、睡眠和步數跟蹤等標準的可穿戴設備功能。這款智能手表于3月8日發布,零售價為199.99美元。
Galaxy Watch Active(圖片來自公司官網)
除了Galaxy Watch Active,三星還宣布推出Galaxy Fit健身追蹤器系列,該系列與三星的健康應用程序相連接,可用于實現健身目標。該系列設備防水,電池壽命長達一周,還可以與Galaxy Watch Active共享睡眠監測和壓力管理等功能。
這次新品發布會結束后不久,3月4日,三星在一份新聞稿中宣布與美國加州醫療科技公司Calm合作,用戶可以通過三星健康應用程序直接訪問Calm公司的冥想服務。
下載并更新了三星健康與保健平臺的智能手機用戶,可以點擊應用程序中的“Mindfulness”圖標,然后按照說明設置或同步Calm賬戶。除了個性化的冥想體驗,激活Galaxy Watch的用戶還可以使用這款即將發布的智能手表來控制他們的冥想過程,并追蹤他們記錄下來的壓力水平。
美國、英國、菲律賓和香港等10個市場中,智能手機運行Android Pie操作系統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三星與Calm的整合服務。
對三星來說,嵌入Calm的服務是該電子公司將其移動平臺打造為消費者健康管理一站式商店的目標邁出的又一步。對基于應用程序的冥想感到好奇的消費者來說,這一舉動進一步降低了他們的進入壁壘。
佳明:將業務核心轉向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
不同于微軟的直接退出,也不同于Fitbit、三星的周密布局。隨著可穿戴設備領域各巨頭競爭越發激烈,佳明開始越來越多地將其可穿戴設備業務轉向健康和養生領域,特別是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
該公司正在與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合作進行臨床試驗,去年還與遠程監測和分析公司Actigraph以及研究設備公司Fitabase簽署了協議,以促進其產品在學術和醫藥研究中的應用。
對于公司將可穿戴健康設備業務核心轉向生物醫學和臨床研究這一舉措,佳明健康全球產品主管Travis Johnson強調,如今,醫院越來越廣泛地使用可穿戴和遠程病人監控設備,佳明的設備可以用來收集輔助數據,以便更好地為產品開發和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信息。
雖然在醫療健康行業,佳明可能不具備和蘋果、三星一樣高的知名度,但它一直在悄然打造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品牌和產品。該公司的產品范圍從簡單的活動和睡眠追蹤器(電池壽命為一年),到具有心臟監測功能的高端設備(5至7天的電池壽命)。
佳明可穿戴系列產品(圖片來自公司官網)
在可穿戴設備銷售增長的推動下,佳明的健身類產品約占該公司收入的四分之一。官網顯示,該公司提供了20種不同類型的健身追蹤器和智能手表,銷量超過了Fitbit、蘋果和Withings等競爭對手的產品。
而且,與試圖進軍醫療保健行業的科技公司相比,佳明擁有自己的制造業務,以及悠久的機械工程專業知識,這也是該公司能夠成為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領導品牌的核心因素。更重要的是,佳明在航空等高度監管領域的工作經驗,有助于幫助該公司通過FDA等監管機構的審查。這對該公司來說是一項優勢。
蘋果:優化產品,幫助用戶實現健康數據決策自主
去年9月,蘋果公司發布Apple Watch Series 4,在健康監測方面,增加了心電圖繪測(ECG)以及跌倒檢測功能。但與以上幾家公司相比,蘋果新產品的最大的缺陷在于無法進行長期睡眠監測,只能通過第三方應用程序開發商來提供。
Apple Watch Series 4(圖片來自公司官網)
而Apple Watch跟蹤睡眠的現有技術限制之一是電池續航時間有限。競爭對手的產品,如Fitbit Versa,在需要充電前可以使用幾天或幾周,而蘋果僅能使用一天。潛在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延長電池壽命、采用低功耗的夜間模式,或者要求用戶盡快充電。
蘋果公司在2017年收購芬蘭初創公司Beddit時,就已經對睡眠監測表現出了興趣。去年,該公司發布了Beddit 3.5睡眠監測儀,這是一個用于跟蹤夜間身體運動的傳感器條。
蘋果還計劃在未來的機型上增加睡眠追蹤功能,以填補Apple Watch健康監測功能的漏洞。據彭博社(Bloomberg)報道,過去幾個月蘋果一直在測試這一功能,可能會于2020年推出。
“睡眠不足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據估計,僅在美國,睡眠中斷每年就造成約160億美元的直接醫療成本”,業內相關人士表示?!疤O果公司正在為Apple Watch開發一款睡眠追蹤器,這一舉動將大大提高全球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并將引起其他公司的效仿”。
雖然蘋果公司還沒有發布自己的睡眠監測功能,但第三方應用程序開發商已經利用Apple Watch現有的硬件功能創建了自己的版本。
蘋果也一直在采用以Apple Watch為基礎的激勵計劃和醫療保險補貼,且由于其Apple Watch Series 4系列的ECG功能,以及持續努力打破個人健康記錄和用戶數據平臺的“數據孤島”,致力使用戶能夠對個人健康數據做出決策,該公司最近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蘋果、谷歌、三星等公司最初進入醫療領域時,業內人士曾表示,這些巨頭很少基于科學的角度出發,他們所研發的設備的出發點都是要考慮怎樣才能在市場上獲得成功,而這些產品和它們所使用技術的準確性并沒有經過嚴謹的認證,并且沒有科學證明它們對健康是有益的。
但隨著可穿戴健康設備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這些大公司們也開始在技術準確性和產品質量方面不斷進行創新,并積極尋求外部合作。
隨著大數據的興起,可穿戴健康設備所采集的數據信息擁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空間。科技公司將會專注于處理可穿戴設備帶來的大容量數據,并與醫學公司以及研究機構進行緊密合作,為醫療生態系統提供更多可及的服務和應用。
*醫療健康領域包括但不僅限于:醫藥、保險、基層醫療、互聯網醫院、醫生集團、醫療信息化、醫療機器人、醫療AI、醫美、口腔、醫療器械、醫療、生物基因……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