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16年,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兩款手機就是小米MIX以及iPhone 7 Plus,前者是小米手機面向高端市場推出的概念產品,有人說這款手機要性能有性能,要外觀有外觀,唯一的缺點就是4千元的售價實在太便宜,以至于至今一機難求;而后者則是蘋果的旗艦產品,雖然外觀不算驚艷,但多個獨有定制元件再加上獨一無二的操作系統令其體驗十分出色,被外媒the Verge評選為本年度最優秀的手機。
就是這樣兩款手機今天同時來到了我們的拆機臺上,如果你反感了只是外觀和軟件跑分的對比評測,那么相信這篇拆解橫評將會讓你在新的維度看它們兩個較量一番。
開始本次對比拆解之前,先讓我們對這兩款手機的性能配置差別有個初步了解,下圖充分展示了二者在配置上的差別,可謂是各有千秋。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處理器分別是各自陣營最強的;
2:內存容量上雖然小米占優,但考慮到在系統體驗上很難拉開差距,所以基本上不會作為消費者的考量因素,當然對于MIX用戶,尊享版是一個最優選擇;
3:閃存方面,iPhone多了一個32GB版本,然而售價上低配的價格卻要比MIX的尊享版還要貴;
4:屏幕方面MIX更大,且像素更高,而iPhone的更亮并能顯示更多色彩;
5:尺寸方面,MIX在機身長度上幾乎和iPhone一樣,在寬度和厚度上略有些微差距;
6:攝像頭方面,iPhone毫無懸念的以壓倒性優勢戰勝MIX;
7:而在電池容量方面,MIX扳回一局,足足比iPhone多出了1500mAh,并支持快充技術;
8:最后在售價方面,孰優孰略我就不過多評論了。
經過以上對比,我們對兩款手機的配置差別有了了解,似乎感覺還挺全面的,那么本文就到這里了,下期再見。
等等。..原諒我如此草率,本文作為一篇拆解橫評,其實更多的是想讓大家了解機器內部的用料,做工以及工藝這些我們很難從廠商那里得到的信息,因為在如今手機行業如此同質化的情況下,只看配置與外觀的話,已經很難區分究竟哪款手機才是適合自己的。抱著這個目的,本文將通過,外觀,結構,用料,工藝以及黑科技五個維度為大家分析一下小米MIX與iPhone 7 Plus,究竟誰才是你心目中的王。
外觀設計對比:全面屏勝的無懸念
首先,讓我們先從外觀說起。手機界近些年一直在努力的一個方向就是能夠在外觀上有所突破,畢竟自從智能機統治了手機市場之后,在外殼正面蓋一快大屏幕的做法就沒有改變過。如今,廠商能做的也就是精心雕琢一下機殼外觀,以及在屏幕上做做文章。誰能把這兩項都做好,那這款手機就不愁沒有擁躉了。回到MIX以及iPhone身上,作為小米以及蘋果的旗艦產品,外觀設計自然都得到了充分重視,但他們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同。
外觀:MIX面向未來,iPhone 活在當下
屏占比91.3%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當聽說6.4英寸屏幕的手機做的和5.5英寸手機的體積相仿時,嘴是張成“O”型的,然而MIX做到了,它以91.3%的屏占比傲視當今幾乎所有手機。不僅如此,這塊屏幕還采用了三面超窄邊框,大膽的取消了手機的額頭,將聽筒以及本應置于頂部的感應器隱藏,打造出了“全面屏”的概念。
小米MIX任性的將屏幕四個角設計成圓角
除了沒有額頭以及三面超窄邊框外,小米MIX還任性的將屏幕的四個角設計成圓角,使屏幕與機身的設計相呼應,要知道這是從硬件層面上實現的,該設計我還沒看見有其他機型采用過。在屏幕之外,小米MIX大面積的采用陶瓷材料,背殼以及邊框表面都擁有玻璃般的高光,攝像頭以及指紋都沒有突出或者凹陷,整機有種渾然天成的感覺。按照它的設計師Philippe Starck的說法“ 極簡設計就是去除所有膚淺的無用之物。 因為 ‘物質’ 越少,‘人性 ’越多。”
iPhone 7 Plus背部彎曲式天線設計
與MIX相比,iPhone 7 Plus則更像是當下的產物,背部彎曲式天線的設計甚至在還沒上市就已經有國內某廠商采用了。火山口式的攝像頭保護鏡設計則是為了盡可能的掩蓋相比上一代更加凸起的設計,如果說背面還算有些新意的話,那么正面則與前代別無二致,可以說這代產品在外觀上最值得人們稱道的就是加入了亮黑色的配色。
設計:MIX幾近完美,iPhone想要兼顧所有
由于iPhone的下巴較長,所以單手操作表現并不好
如果說上一節的外觀是為了討好眼球的話,那么本節我更想說的是二者在手感以及操作方面的設計。iPhone相比MIX更圓潤,本來應該能夠留給大拇指更大操作面積,然而事實上,它卻輸給了設計更硬朗的MIX,原因是iPhone的下巴實在太長了。
MIX的鏡面機身觸感十分溫潤順滑
由于iPhone采用全金屬一體機身,邊角采用圓潤過度,沒有倒角,并且與2.5D玻璃蓋板銜接的天衣無縫,所以手感可以擁有高度一致性,表面的噴砂工藝十分細膩,另整機的手感十分出色。相比之下MIX的鏡面機身觸感十分溫潤順滑,邊角的弧度不規則,會有一定棱角感 ,但對手感的影響不大,問題在于它的表面很容易收集指紋,這點讓人很是頭痛。
屏大,你能說這是缺點嗎?
盡管mix的外觀設計幾近完美,但先天的大屏特性也必然導致單手觸控的區域較為局限,這算是它外觀設計上的一點先天不足,但這并不能算是缺點,因為我相信對于喜歡超大屏幕的人來說,這是他們必然要接受的因素。況且,iPhone 7 Plus又何嘗不在面對這個問題。
結構可靠性對比:iPhone更皮實
了解了外觀設計,只是我們本次橫評的開胃菜,接下來進入正餐時間。讓我們開始拆解兩款手機,探尋他們的結構可靠性。
如果大家經歷過功能機時代,那么一定還記得手機掉地上,把背殼和電池從手機摔分家的經歷,這是因為過去手機可更換電池的設計令背殼無法穩固的與機身銜接而發生的必然結果。那么,如今不可更換電池的手機,背殼與機身就一定銜接的十分牢固嗎?顯然沒有。像我的iPhone 5C就因為多次掉地上摔得屏幕邊角已經開始翹起,感覺隨時都有分家的風險。那么iPhone 7 Plus以及小米MIX采用什么方式將背殼與機身銜接呢?
卸去一重固定
卸去二重固定 卸去三重固定
經過拆解,我們發現iPhone 7 Plus經過了三重固定,首先,底部的兩顆螺絲與屏幕頂部的卡槽作為第一重固定;屏幕四周的強力雙面膠不僅起到密封作用,也可以起到固定作用;第三重固定則是屏幕框架四周的金屬支架,當插入機身內部的插槽時,也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這三重固定足矣使得iPhone 7 PLUS銜接牢固密封到位。
沒有螺絲,沒有膠,只是通過塑料卡扣與機身接駁
反觀小米MIX的背殼與機身的固定方式則顯得過于原始。沒有螺絲,沒有膠,只是通過塑料卡扣與機身接駁。我們只需要利用吸盤工具,便可將它輕松卸去。
iPhone的機身邊角采用金屬加厚防撞處理以及避免易損原件設計在那里
MIX的邊角設計規避了易損元件
在內部元件的排布上,二者都考慮到了機身邊角作為最容易磕碰的地方,而盡量避免易損元件設計在那里,不過由于iPhone在材質上的先天優勢,以及它在這一位置采用了加厚處理,所以能夠吸收非常大的沖擊力避免損壞。然而小米MIX采用的是硬度非常高但也易碎的陶瓷材料,所以當受到大力沖擊時,容易導致邊框碎裂。
MIX摔碎甚至牽動著外國人的心(圖片來自網絡)
在整機結構強度方面,iPhone 7 Plus的主承力結構為機身外殼,大部分元件都固定在外殼內,而小米MIX的主承力結構為內部的合金防滾架,二者都能起到很好保護作用,但從結果上來講,iPhone的這種設計可以讓機身做的更輕薄。
總的來說,小米MIX盡管好看,但它較為怕摔,相比之下iPhone 7 Plus則要比它皮實得多。
制造工藝對比:MIX無顏見爹娘
本來在第一局,外觀的對比上小米MIX碾壓對手,但是在第二輪結構可靠性對比上iPhone扳回了一局,在接下來的用料與工藝對比上,誰會更勝一籌呢?我們拭目以待。
隨著拆解的繼續,iPhone在制造工藝上把小米MIX遠遠甩開,理由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數據接口四周裸露的原件采用點膠密封
1:iPhone電路板上裸露的電子元件均進行了點膠處理,MIX沒有;
連接器周圍采用泡棉密封
2:iPhone電路板上所有的連接器位置四周,都被防水泡綿包裹,降低了內部進水后造成的短路風險,MIX沒有;
震動模式開關鍵的周圍有一圈橙色橡膠是用來密封開孔的
3:iPhone所有機身開孔部位都經過防塵防水處理,MIX做的不完善;
小米MIX的主板
4:iPhone的電路板元件密度極高,壓榨了電路板的空間,從而可以為電池留出更多空間,并且電路板的電容數量非常龐大,能夠令處理器等重要芯片獲得更穩定的信息收發能力,MIX則相對零散的多;
iPhone的螺絲分布
小米MIX的螺絲分布情況
5:雖然總螺絲數量并不與制造工藝有直接關系,但足夠數量的差距足矣反映出設計者對于可靠性的苛刻要求,而iPhone 7 Plus的螺絲數量高達76顆,而小米MIX則僅有28顆螺絲。仔細觀察iPhone著重用螺絲的地方多為小元件周圍,盡可能保證每個元件都能得到充分固定,而MIX則采用的是塑料蓋板的大面積固定,這種固定方式較為粗擴,難以保證所有元件的精確穩定固定。
其實總的來說,iPhone 7 Plus的內部工藝繼承了以往iPhone手機做工細致精良的傳統,并且在這一代又做了重大改進,使其具備IP67的防塵防水等級;而小米MIX的內部設計呢?它也可以算是繼承了自家產品的血統,采用目前主流的三段式設計結構,技術成熟穩定,但沒有突出的優勢,可以說在內部工藝方面,小米MIX的設計較為平庸,沒有防水,電路設計不夠緊湊,甚至不如OPPO,Vivo兩千元級別手機的做工。
拆解難度:
iPhone一個模塊集成了攝像頭,麥克風,光線傳感器
拆解難度方面,二者都屬于較容易拆的類型,不過iPhone的程序會更復雜一些,但對于有過拆解iPhone經驗的人來說,這兩臺手機都不難拆,值得一提的是兩臺手機的電池都是采用易拉膠固定,方便拆卸更換。從維修的角度來說,由于MIX的耳機接口,距離傳感器都集成在主板上,出了問題修起來比較麻煩,而iPhone采用模塊化設計,雖然更換容易,但iPhone的一個模塊通常鏈接著好多元件,所以更換成本較高,算是個有千秋。
黑科技體驗對比:主/被動創新之別
前文,我們已經對iPhone 7 Plus與小米MIX進行了三項比拼,在外觀比拼環節,小米MIX完勝;結構可靠性環節,iPhone稍占優勢扳回一局,然而在接下來的制造工藝比拼環節,小米MIX則大比分落后。至此,我們還剩下最后一項測試,黑科技體驗對比。小米MIX能否追回比分成功逆襲呢?
Taptic engine要比普通振動器大出不少 iPhone 7 Plus的聽筒揚聲器
iPhone 7 Plus的雙攝像頭與前代主攝像頭(左)對比
我們知道蘋果一向都是新科技的引領者,當初就是他們首次在手機上使用電容式觸摸屏,并引領了手機支持指紋識別的潮流,如今在新一代iPhone 中,蘋果在人機交互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先后發明了3D-touch屏幕壓力感應技術;Taptic Engine線性制動器用于觸覺反饋技術;在聽覺方面,雖然蘋果比較低調,但卻能看到不小的成果,在iPhone 7 plus中,實現了機身上下兩端的雙揚聲器構造,不僅可以帶來立體聲外放效果,以及更洪亮的聲音并且可以通過軟件使兩個揚聲器各司其職分別播放高頻和低頻聲音,從而帶來更出色的音質,該技術類似蘋果在iPad Pro的揚聲器中使用的;在成像方面,iPhone 7 plus還首次加入了F1.8大光圈雙攝像頭,實現一倍的光學變焦,以及畫質出色的人項模式。
懸臂梁式壓電陶瓷聲學系統位于主板右側
壓電陶瓷聲學模塊
小米MIX似乎一切黑科技都是圍繞著那個6.4英寸全面屏來的,那個全面屏我們在外觀方面就已經介紹了,所以這里不在介紹。我想著重提及的是圍繞著這個屏幕而做的被動創新。為什么說是被動創新呢?一會兒你就明白了。我們知道該機取消了聽筒,那么人們怎么聽到聲音呢?小米說它們用了懸臂梁式壓電陶瓷聲學系統,雖然聽起來很科幻,但筆者相信這一技術就是近幾年吵得很熱但一直沒火起來的聲音骨傳導技術,至少原理是一樣的,就是通過震動,將聲音傳導到機器的框架上,然后當耳朵貼近手機便可以聽到聲音,這樣就不用再單獨為聽筒開孔了,但這一技術之所以沒火起來是因為聲音小,音質差,漏音嚴重,在筆者使用MIX的這幾天來看,第一個問題小米解決了,但音質和漏音問題,還和傳統的聽筒音質有較大的差距;
圖片中間的元件便是超聲波距離傳感器
再來談談小米MIX另一大創新,超聲波距離傳感器,這一傳感器可以穿透屏幕,感知物體靠近,但它的問題也是在于相比傳統的光學距離傳感器,識別的精度稍差,而這在筆者使用MIX的一段時間里也偶爾會出現,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耳邊接聽電話時,屏幕并沒有立即關閉。
袖珍的500W前置攝像頭
還記得發布會上小米花了一定篇幅介紹的微型前置攝像頭嗎?這顆可攝像頭是小米專門為MIX而量身定做的,并且的確是我見過最迷你的攝像頭,但是畫質方面,它500W的像素以及成像效果也很難與當今的主流產品相媲美。所以回到我剛才下的結論,我認為包括壓電陶瓷聲學系統,超聲波傳感器等創新科技,都是為了實現全面屏而設計出來的,所以它們屬于被動的創新。
然而,即便蘋果的taptic engine,3D touch以及雙攝背后的技術再先進,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十分局限的使用條件以及固定的使用場景,讓他們難以把這些高科技發揮出來,相比之下,小米MIX的用戶則可以拿起手機,點亮屏幕,然后感嘆一句:“看著真爽!”你說究竟誰的體驗更好呢?似乎在黑科技方面蘋果走的太靠前,而小米MIX則更活在當下一些。
那么小米MIX與iPhone 7 Plus究竟誰才是體驗之王呢?或許這取決于更在乎內在的未來感受,還是外在的。答案在你心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