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GW電池組件下線英利躋身國際光復一級方陣
????? 12月15日,知名太陽能光伏企業英利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其第1GW太陽能組件下線,同時其全資子公司六九硅業有限公司3000噸多晶硅料項目也試產成功。
業內人士指出,這標志著英利已成功躋身國際光伏行業一級方陣,其垂直一體化生產模式對于引導光伏行業理性擴充產能、合理配置資源、提升中國光伏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英利集團首席戰略官馬學祿介紹,自2002年5月英利生產出第一塊太陽能電池組件至今,已累計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1GW。目前,英利已形成600MW的生產能力。
“由于300余項技術創新的支撐,英利公司的產品質量得到來穩定提升,效率也大幅提高。因此雖然標稱生產能力為600MW,實際達到來800MW。2010年,公司的產能還將有更大的提升!”馬學祿強調說。
據悉,2008年,英利公司銷售組件281MW,占全球光伏市場總額近5%;今年,按照“發貨量指引”銷售組件將達到490MW至500MW,約占全球光伏市場總額的9%。
打造全球最具完整產業鏈的光伏企業
在太陽能發電產業中,從產品制造源頭硅料生產一直到下游鑄錠、切片、電池以及組建生產,英利擁有全球最完整、配置最為優化的產業鏈。
隨著六九硅業一期3000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的試產成功,英利垂直一體化完整產業鏈的優勢將進一步得到提升。據悉,六九硅業是國內首家采用新硅烷法生產多晶硅的廠家,具備環保、節能、低耗能等技術優勢,綜合耗電可降低30%以上,試產成本可降低到28美元每千克,大大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產品純度可達到9N(99.9999999%)以上,為國際領先水平。
據六九硅業總經理張月和介紹,這種新的硅烷法工藝直接以沙子為主要原料,跳過來傳統冶金等高耗能環節,整個生產環節完全是閉環運行,沒有廢氣廢渣排放,唯一副產品為硫酸鹽,無毒無害而且可出售給其他化工企業作為工業原料,代表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多晶硅生產水平。
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全方位節能減排
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對于節能減排貢獻十分明顯。
目前,我國煤電能耗約為2500度/噸。英利累計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達到1GW,這些組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光伏發電系統中,按照三類地區日輻射量1340KWH計算,每年可以向社會提供11億度清潔電力,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4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3萬噸,按照電池組件25年使用壽命計算,可以向社會提供275億度清潔電力,節省標準煤1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575萬噸。
綜合2008年英利全面生產能耗來看,從鑄錠到組件生產環節綜合耗電約為0.45度/瓦,硅料生產環節按照國內平均水平計算每公斤耗電120度,太陽能組件每瓦耗硅按6克計算,折合硅料環節耗能1度/瓦,從硅料到組件能耗為1.45度/瓦;1瓦太陽能組件年發電量按照我國三類地區標準日照條件年1340小時計算,年發電量為1.2度。這樣,僅需1.2年即可回收生產所耗能源,剩余20多年的使用期限的能源放大效應十分顯著。
投資拉動效應彰顯新能源產業發展活力
從2002年承建國家發改委3MW太陽能光伏組件正式投產,英利累計投資約115億元,帶動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司員工總數從200人發展到近8000人。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公司不但沒有減員減薪,還為部分國有企業和大學畢業生提供了2600余個就業崗位。
事實上,太陽能光伏行業涉及眾多相關產業,從原材料生產投資到專業工廠建設以及配套設備、設計安裝服務等一系列投資拉動效應明顯。
以新增安裝1GW太陽能發電項目為例,可拉動6500噸高純硅生產項目建設,按照每公斤硅料50美元計算,年銷售收入約為22億元人民幣;可拉動鑄錠、硅片等太陽能光伏產品制造產業投資68億元人民幣,實現年銷售收入125億元人民幣,同時還可拉動下游配套逆變、配電、支架等間接投資。以此同時,還可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人員超過25萬人。
英利集團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表示,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明年完全可以實現光伏發電每度1元錢的目標,太陽能發電將不再高不可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