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的新進展
早在1839年,英國人W.Grove就提出了氫和氧反應可以發電的原理,這就是最早的氫-氧燃料電池(FC)。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由于航天和國防的需要,才開發了液氫和液氧的小型燃料電池,應用于空間飛行和潛水艇。近二三十年來,由于一次能源的匱乏和環境保護的突出,要求開發利用新的清潔再生能源。燃料電池由于具有能量轉換效率高、對環境污染小等優點而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美國礦物能源部長助理克.西格爾說:“燃料電池技術在21世紀上半葉在技術上的沖擊影響,會類似于20世紀上半葉內燃機所起的作用。”福特汽車公司主管PNGV經理鮑伯.默爾稱,燃料電池必會給汽車動力帶來一場革命,燃料電池是唯一同時兼備無污染、高效率、適用廣、無噪聲和具有連續工作和積木化的動力裝置。預期燃料電池會在國防和民用的電力、汽車、通信等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美國Arthur D.Little公司最新估計,2000年燃料電池在能源系統市場將提供1 500~2 000MW動力,價值超過30億美元,車輛市場將超過20億美元;2007年燃料電池在運輸方面的商業價值將達到90億美元。
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和分類、特點和優勢
燃料電池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實質是氫氣的燃燒反應。它與一般電不同之處在于燃料電池的正、負極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質,只是起催化轉換作用。所需燃料(氫或通過甲烷、天然氣、煤氣、甲醇、乙醇、汽油等石化燃料或生物能源重整制取)和氧(或空氣)不斷由外界輸入,因此燃料電池是名符其實的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以熔融碳酸鹽型燃料電池為例,圖1為燃料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圖1 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單電池結構示意圖
在燃料電池電極上反應如下:
陽極反應:H2+CO32-=H2O+CO2+2e-
陰極反應:1/2O2+CO2+2e-=CO32-
總反應:1/2O2+H2=H2O
燃料電池多種分類。按燃料類型可分為直接型、間接型和再生型。按電解質種類又可分為磷酸鹽型燃料電池(PAFC)——第一代FC;熔融碳酸鹽型燃料電池(MCFC)——第二代FC;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SOFC)——第三代FC。表1列出了幾種主要類型燃料電池的燃料、電解質、電極和工作溫度等基本特點。
?
近20多年來,燃料電池經歷了堿式、磷酸、熔融碳酸鹽和固體電解質等幾種類型的發展階段。美、日等國已相繼建立了一些碳酸燃料電池電廠、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電廠、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廠作為示范(表2)。
表1 燃料電池的分類 |
類型 |
磷酸鹽型燃料電池(PAFC) |
融碳酸鹽型燃料電池(MCFC) |
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SOFC) |
聚合物離子膜燃料電池(PEMFC) |
燃料 |
煤氣,天然氣,甲醇等 |
煤氣,天然氣,甲醇等 |
煤氣,天然氣,甲醇等 |
純H2 |
電解質 |
磷酸水溶液 |
KLiCO3溶鹽 |
ZrO2-Y2O3(8 YSZ) |
離子(Na離子) |
陽極 |
多孔質石墨 |
多孔質鎳 |
Ni-ZrO2金屬陶瓷(不要Pt催化劑) |
多孔質石墨或Ni |
工作溫度 |
-200℃ |
-650℃ |
800-1000℃ |
-100℃ |
近20多年來,燃料電池經歷了堿式、磷酸、熔融碳酸鹽和固體電解質等幾種類型的發展階段。美、日等國已相繼建立了一些碳酸燃料電池電廠、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電廠、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廠作為示范(表2)。 表2 一些國家的燃料電池電廠 | ||||||||
| ||||||||
燃料電池電廠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它與傳統的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或核能發電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特點和優勢。 |
?
?
燃料電池電廠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它與傳統的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或核能發電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特點和優勢。
1.能量轉換效率高 燃料電池能量轉換效率比熱機和發電機能量轉換效率高得多。目前汽輪機或柴油機的效率最大值為40~50%,當用熱機帶動發電機時,其效率僅為35~40%,而燃料電池的有效能效可達60~70%,其理論能量轉換效率可達90%。其他物理電池,如溫差電池效率為10%,太陽能電池效率為20%,均無法與燃料電池相比。
2.污染小、噪聲低 燃料電池作為大、中型發電裝置使用時其突出的優點是減少污染排放(表3)。對于氫燃料電池而言,發電后的產物只有水,可實現零污染。另外,由于燃料電池無熱機活塞引擎等機械傳動部分,故操作環境無噪聲污染。
表3 燃料電池與火力發電的大氣污染比較 | |||||||||||||||||||||||||
|
?
3.高度可靠性 燃料電池發電裝置由單個電池堆疊至所需規模的電池組構成。由于這種電池組是模塊結構,因而維修十分方便。另外,當燃料電池的負載有變動時,它會很快響應,故無論處于額定功率以上過載運行或低于額定功率運行,它都能承受且效率變化不大。這種優良性能使燃料電池在用電高峰時可作為調節的儲能電池使用。
4.比能量或比功率高
5.適用能力強
燃料電池可以使用多種多樣的初級燃料,如天然氣、煤氣、甲醇、乙醇、汽油;也可使用發電廠不宜使用的低質燃料,如褐煤、廢木、廢紙,甚至城市垃圾,但需經專門裝置對它們重整制取。雖然燃料電池有上述種種優點,然而由于技術問題,至今一切已有的燃料電池均還沒有達到大規模民用商業化程度。為此,美、日等國相繼撥出巨資來發展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開發現狀與發展趨勢
在燃料電池研究開發方面,美國、日本和德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美國早在1967年就制定了TARGET和FCG-1燃料電池研究發展計劃。近年美國能源部對燃料電池研究資助每年均在2 000萬美元以上。日本在1981年制定了“月光計劃”,進行燃料電池研究。1989年歐洲燃料電池集團成立。
在所有燃料電池中,磷酸鹽型燃料電池(PAFC)由于磷酸易得,反應溫和,成為發展最快、研究最成熟的一種燃料電池。1977年美國通用公司首先建成兆瓦級PAFC發電站。1991年日本電力公司在東京灣興建的1MW PAFC發電站也已投入運行。目前美國已有少量銷售,其商品化階段已經開始。
熔融碳酸鹽型燃料電池(MCFC)正處于10-20KW向兆瓦級發展階段。1994年12月美國已建成迄今最大功率為250KW的MCFC電站。日本1989年已完成25KW的MCFC試驗,按其“新陽光計劃”-1MW的MCFC中間試驗電廠現正在實施中。
聚合物電介質燃料電池(PEMFC)不僅是人造衛星上可靠、低成本的動力源,還可作為陸地上市區交通車輛和水下潛艇的動力源。1996年美國能源合作公司推出實驗型的由三塊薄膜組成的以1.5KW PEMFC為動力的“綠色轎車”。德國奔馳公司在前兩年開發出NECARⅡ存儲式燃料電池驅動電車(燃料電池生產電能為250KW,一次行程為250公里),并在慕尼黑、斯圖加特市作為試行公共電車之后,在1998年8月又作為世界首創,開發出NECARⅢ燃料電池驅動電車。它用質子交換膜(PEM)燃料電池為動力,以甲醇為原料,通過車輛后部的反應器產生氫氣,再以氫和空氣中氧反應產生電能來驅動,當壓下踏腳板后,在不到2秒的時間內動力系統的能量將達到90%,其最大行程為400公里,預期2004年投放市場。最近,Daimler Chrysler設計的燃料電池和電池混合引擎轎車NECAR 4由于具有零污染、寬闊的操作范圍和良好的駕駛特性等最佳的設計而獲得北美“1999國際引擎年獎”。新近美國Ballard Power System開發的第二代燃料電池公共客車已在芝加哥運行。美國至今已開發的具有代表性的運輸用的燃料電池公共客車、轎車已達30多種。
第三代燃料電池SOFC正在積極研制開發中,1991年6月美國能源部和威斯汀豪斯公司投資1.4億美元加速固體燃料電池的商業化。目前美國西屋公司處于SOFC領先地位,它們所制造的一個由576個管式SOFC組成的25KW發電系統已創13 000多小時運行的世紀記錄。其下一步計劃是建立100KW的SOFC熱電聯產系統交付荷蘭/丹麥電力公司使用。目前美國已有5KW的SOFC產品出售。一些公司還打算把SOFC和儲氫合金結合起來,用于開發汽車用燃料電池。
近年因環境保護要求而新興起的生物電池,用生物原料(包括林場雜木、稻草、麥桿、玉米桿、青草、草垃圾、含能源的植物、動物糞便等)生產電能。即將生物原料通過反應器轉換成燃燒氣體(主要是H2、CO、CH4),經加工處理后作為燃料電池的原料用于建立分散電站,供家庭或城市用電;也可轉換成H2,用于電動汽車。據〈Moder Power System〉報道,一個以垃圾場生產的燃料氣體為燃料的燃料電池廠正在美國康涅狄州格羅頓鎮運行,它生產國際燃料電池公司的200KW磷酸燃料電池。該電池廠裝有燃料潔凈系統,使垃圾場的燃氣在進入燃料電池堆之前已被去除掉其中的氯化合物、硫化合物和共它污染物。目前德國巴伐利亞州的Bad Bruckenan正在建造一個生物能源—氫氣工程。
燃料電池中另一亮點是細菌電池。其基本原理是通過細菌發酵,把酸或糖類轉化為氫氣,再將氫導入磷酸燃料電池后發電。美國1984年設計出一種供遨游太空用的細菌電池,原料是宇航員的尿液和活細菌。日本也研制過用特制糖漿作原料的細菌電池。
燃料電池今后的發展方向除了電動車輛(包括工交車輛、拖拉機、叉式裝卸機、高爾夫車和軍事車輛等)和熱電站外,另一方向是使燃料電池小型化。燃料電池替代普通電池在膝上電腦、便攜式電子器件等方面的應用列于表4。據《科學美國人》報道,美國洛斯阿拉芙斯國家實驗室羅伯特.G.霍克最近研制成功微型燃料電池,其電池尺寸和價格可與傳統的鎳隔電池相比,重量僅為鎳隔電池的一半,但供電能力為鎳隔電池的50倍。預期這種微型燃料電池用于移動電話,可連續待機40天,而僅消耗不到2盎司的甲醇。霍克目前正把微電子技術引入微型燃料電池制作中,準備制作25μm厚的微型電池。另外,還有把燃料電池用于電子廣告牌和電動自行車的報道。
表4 燃料電池替代普通小電池在膝上電腦、便攜式電子器件等方面應用 | ||||||
|
?
我國早在50年代就開展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究。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大連化學物理所和天津電子部十八所是我國開展燃料電池研究最早的一批單位。70年代曾興起第一次研究高潮,研究對象主要為航天用堿性電池。中間停頓了約15年。90年代初又掀起了第二次熱潮。這階段研究的品種較多,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單位開展了PEMFC的研究,大連化物所、長春應化所、上海交大等開展了MCFC的研究,上海硅酸鹽所、北京化工冶金所、中科大、清華大學等開展了SOFC研究,大連化物所還開展了生物電池的研究。但總體來說,我國燃料電池研究與國外水平和實際應用均有相當大的距離,必須加快追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