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與鉛酸電池相比,鋰電池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續航和壽命,但依舊沒有擺脫性能衰減的魔咒。對此,眾多企業開始加大研發力量,以期取得突破性進展。
?
?
日立打破“里程魔咒” 新型鋰電池可續航400公里
隨著近幾年來,電動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加之各國環保標準的提高,投資界掀起“電動汽車淘金熱”。就國內市場來說,已經有包括樂視汽車、蔚來汽車在內的200多家創業公司,總投資額達20億美金以上。
而在這蓬勃發展的市場上,既有日產、北汽此類穩中求勝的公司,又會出現如樂視般無論如何也似乎補不住資金的黑洞。產生這種天差地別的原因在哪里?整個產業鏈上的痛點和關鍵點又是什么?
目前,在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上使用最多的當屬鋰離子電池。從消費體驗來說,電動汽車和內燃機車的一個本質差別在于“里程焦慮”。所謂“里程焦慮”,就是電動汽車使用者發現電池剩余電量開始下降時,就會擔心無法到達目的地從而產生焦慮。再進一步分析,這與電動汽車的電池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電池壽命短、電池成本貴息息相關。突破不了電池技術和產能,電動汽車達不到量產,就無法攻占市場。
對此,一向在新能源領域不計成本的日本研究人員成功突破了現有的電池技術瓶頸,讓車用鋰電池更耐用、壽命更長。
前段時間進入電動汽車領域的豐田就與日本一家公共實驗室以及四所大學合作發現,鋰離子在電極中不均勻移動及聚合是限制電池壽命和續航的最大元兇,這種現象同時也能導致電池過熱。
目前,豐田已經開發出了能夠有效抑制鋰離子在電極中不均勻移動及聚合的新型號電池,這種新電池能讓電動汽車的里程和電池壽命最多提升15%。同時,電池安全性也更高。遺憾的是,豐田方面并未透露何時會將這種新型電池量產,因此想要看到搭載這種高性能續航電池的汽車還需要更長一段時間。
繼豐田之后,日前日立也在鋰電池續航能力上取得了新進展。日本媒體報道稱,日立公司剛剛研發出了充電一次可行駛約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EV)用鋰離子電池技術。
與以往的電池相比,容量增至2倍,每千克320瓦特小時,容量增至2倍,行駛距離比目前的純電動汽車延長約4成。電極采用鎳合金等,通過實施增加厚度等改良,可以存儲大量電力。同時還提高了耐久性,即使反復充放電,性能也不會降低。日立表示,力爭在2020年實現實用化。
鋰離子電池是通過使鋰離子往返于電極之間來放電或充電。要想增加充放電容量,需要增加電極中存儲的離子。而日立此次開發的電池,正極材料以易于存儲鋰離子的鎳為主要成分,并且將電極的厚度增至原來的2倍,增加了可以存儲的離子。負極沒有使用通常的碳類材料,而是以易于存儲和釋放鋰離子的硅為主要成分。通過這些改進,能夠存儲更多的電。
此外,顯示電池性能的“能量密度”有望在作為基本單位的電池單元狀態下達到原來的約2倍、即每千克320瓦特小時。接近鋰離子電池可以達到的最大值。據介紹,如果配備于純電動汽車,在標準條件下能夠行駛約400公里。目前市售的純電動汽車中,日產汽車的“LEAF”(聆風)充電一次可行駛280公里。如果行駛距離達到400公里,有望大大推動純電動汽車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