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及組件生產設備方面,2002年以前,國內四條骨干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設備多來源于進口,國產部分原用于半導體線的設備在生產廠家零星應用,其性能、可靠性、實用性都無法保證。
自2002年開始,通過和一流企業合作并引進先進的工藝技術,歷經多次技術升級,國產的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產線關鍵設備如8〃擴散爐(用于6〃即156mm×156mm太陽能電池方片)、等離子刻蝕機、低溫烘干爐、高溫燒結爐,清洗機、層壓機等相繼在國內生產線上替代進口設備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2004年研制成功的電池片制造最關鍵設備之一熱壁式生產型PECVD設備,使我國除全自動絲網印刷機外已基本具備太陽能電池制造設備整線供給能力。
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產關鍵的八種設備中的五種擴散爐、等離子刻蝕機、烘干/燒結爐、清洗機、層壓機(組件生產用)已基本和國際水平相當,且性價比優勢十分明顯,已占據了國內市場的絕大部分,并成功阻止了進口設備的批量進入,今年已開始引起歐美及東南亞商家的關注,開始少量出口
PECVD產能及工藝水平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已開始越來越多地得到國內用戶的使用,但自動化程度(自動裝卸片)尚有差距。
另兩種關鍵設備,全自動絲網印刷機和自動分檢機由于核心技術無法取得突破,整體水平和國外差距巨大,國內生產線幾乎全部采用了價格高昂的進口設備。
材料生長設備中的單晶爐技術性能雖然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但并不大,且具備性能價格比優勢,借助硅材料短缺的難得契機,得以形成批量生產,占據了國內市場并少量出口。
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大多數地區年平均日輻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時以上,理論儲量達每年1.7萬億噸標準煤,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廣闊。從全國太陽年輻射總量的分布來看,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大部以及云南、廣東、海南等部分低緯度地帶均為太陽能資源豐富或較豐富的地區。
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的應用空間也非常廣闊。第一,我國有荒漠面積100余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如果利用荒漠安裝并網太陽能發電系統則可以提供非??捎^的電量。第二,太陽電池組件不僅可以作為能源設備,還可作為屋面和墻面材料,既供電節能,又節省了建材,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第三,迄今我國邊遠地區仍有較多居民尚未用電,如果單純依靠架設電網供電,則成本高,建設周期長,不經濟。太陽能發電無需架設輸電線路,且建設周期短,可以有效解決邊遠地區用電的難題。
我國政府對太陽能產業也給予了充分的扶持。2006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實施,此法在資源調查與發展規劃、產業指導與技術支持、推廣與應用、價格管理與費用分攤、經濟激勵與監督措施、法律責任等方面做出了規定。隨后,國家又陸續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實施細則,使國家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方面的扶持政策日趨明朗化。這一系列法律、政策無疑有力的支持了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發展。
近20年來,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長期維持在全球市場1%左右的份額。2005年后,產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無錫尚德、天威英利、新光硅業、賽維LDK、新疆新能源、常州天合、天津京瓷等公司紛紛進入成長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而且,浙江、保定、四川等地的公司已經開始多晶硅太陽電池的生產或試車,市場上形成了單晶硅和多晶硅兩種主打電池產品的局面。目前,我國非多晶硅薄膜電池產業也展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很多國內公司通過與國外公司的合作已經開始進行或計劃進行非多晶硅薄膜電池項目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