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這家華南的巨頭,是如何牽動東莞龍崗兩地政府的心?一心服務華為的口號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華為又是如何抉擇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華為向東流。
這是深圳最近心情的寫照。華為的外遷可能真讓深圳感到疼了,龍崗區在一份官方報告中表示:哥不能沒有華為。并喊出了“服務華為,馬上就辦!”的口號。
旁邊的小弟東莞,正在開慶功會:2015年華為終端(東莞)有限公司成為東莞營收和納稅第一大戶。
地方政府的搶商大戰升級了。以前來深圳搶的是富士康,現在來挖華為的墻角了,而且要挖去一大塊。深圳不能不急。今天遷一塊,明天就可能遷兩塊。松山湖那地方大著呢。
而且,“樓市火爆、制造業萎縮”在龍崗已經成為現實。
假如沒有華為,龍崗將會怎樣
龍崗是在一份針對前兩月經濟分析的報告中反復提到的華為。報告首先表示今年前兩月經濟“開門紅”,工業消費都增長,財政收入增長得更是不要不要的(增速將近50%)。
但是,剔除華為,龍崗區工業產值下降14%!
“1-2月,華為產值占我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7%以上,并且產值增速將近40%,比全區水平高出將近25個百分點,若剔除華為,我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則下降14.3%。
一直以來,華為都為我區創造著巨大的產值和稅收,但也存在隱憂。2012年,基于業務需要,華為在松山湖注冊了華為終端(東莞)有限公司,雖然華為核心部門仍在我區,但華為部分業務存在遷走的可能。
我區一直以來都是以發展工業經濟為主,近年來第三產業的所占比重以及質量都有所提高,在追求產業結構升級、經濟轉型的同時,我區不能失去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工業,因此,服務華為以及發展除華為外的整個工業經濟至關重要。”
報告呼吁:
“服務華為,馬上就辦!
華為不僅為我區帶來了巨大的稅收和工業總產值上的貢獻,而且因為其在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地位,坂田街道乃至我區也逐漸獲得全國乃至國際上的關注,間接推動了我區的舊改及城市更新項目,另外還給房地產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購買力。
因此,服務好華為的重要舉措包括:一是要加快我區坂田街道的舊改及城市更新速度,以吉華路(坂田段)為例,2009年完成立項, 直到2011年底才開工,目前施工仍在進行,加快舊改速度至關重要;二是華為的周邊配套設施不到位,應加快醫院、學校、商場等生活配套設施的建設,保證質量高,與華為的地位相匹配;三是以華為的合理訴求為導向,相關部門聯動,及時解決問題。”
以上,是報告中關于華為的部分。明顯感覺出政府對華為外遷的焦慮和擔心。從目前情勢看,華為的終端部門大概整體都要搬遷到東莞。如果搬遷效果好,不排除其它部門的繼續跟進。
華為已是東莞第一納稅人
華為松山湖基地占地面積1900畝,而且還在追加置地。華為在深圳占有的土地總面積為2460畝。二者已是旗鼓相當。
東莞這么大的面積,怕不止是給華為終端準備的。基本上想全搬過去,也是夠用的。其它手機廠商,也沒用這么大的辦公區。
而且華為旗下的綠苑公司,去年在東莞連買兩塊商住用地,建筑面積分別達20萬㎡和11萬㎡。其中一塊地經歷49輪競拍拿下。也就花了7個多億,樓面價平均2000多元。在深圳,再加個零,也未必能拿到。
東莞年初就喜滋滋地對外宣布,2015年的企業納稅排行榜,華為終端(東莞)有限公司拿下主營業務收入和納稅兩個第一。官方未公布具體數據,但估計營收已到千億級別,納稅額在20億元左右。(2014年,華為東莞的納稅額還在10名開外,只有2.4億元。)
對這些“寶寶”,東莞市倍加關愛。東莞市長袁寶成在年度工作總結大會上,特意將納稅額過億元的73家企業代表座位,排在了全市黨政機關的前面。
“華為科技城”把華為惹惱了
對這個無言的結局,深圳既捉急,又無力。手里的寶寶太多,沒法給人家東莞那樣的優待。實際上,至少龍崗區政府,對華為還是挺上心的。
華為的工業總產值占到龍崗規模工業產值的一半,納稅也是絕對的大頭。龍崗區早在2010年就開始規劃“華為科技城”,理由是解決華為周邊的配套和環境。
2012年華為啟動東莞基地之后,一位龍崗政府人員還和悅濤談起這事,他所在部門經常給華為提供上門服務,得知外遷消息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別走。表示深圳提供的“一站式服務”水平,外地政府是達不到的。千年修得同船渡云云。。。但是沒能打動華為。
那之后,龍崗政府對華為密切關注。2013年有一個階段,龍崗地稅特別是個人所得稅大幅下降。龍崗政府發現原因是華為把部分員工轉移到了東莞納稅。
2015年上半年,為華為提供餐飲服務的點典餐飲有限公司營業額大幅下滑,就餐人數從13萬多減少到10萬多。政府人員前往調研,側面印證華為留深人數在減少。
以上關愛華為的行動中,有一個不但不成功,而且招致華為的反感。就是“華為科技城”。現在名字“坂雪崗科技城”,是在華為的強烈要求下改的。因為這個科技城,跟華為沒半毛錢關系。
該城起意于2009年底,政府表示幫華為解決周邊配套和環境,順手打造一個以華為為核心的新城。但是其中摻雜了太多利益,而且地產項目對華為概念的惡炒最終讓華為無法忍受。
2010年,原龍崗區委書記蔣尊玉與佳兆業(郭英成)和長江企業高管在“華為科技城”更新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上,要求兩家企業加快推進“華為科技城”建設。
客觀原因是,華為所在的坂雪崗片區,本身有大量歷史遺留問題,拆遷量大、補償金額高,還涉及規劃上的修改。導致2010年原龍崗區委書記蔣尊玉(已落馬)怒批進度緩慢,一年還沒搞出方案。相關部門紛紛表示寶寶心里苦。
到2011年,龍崗區政府宣稱,“華為科技城”由政府投資110億,華為投資200億,共同打造科技新城。里面有華為國際會展中心、華為控股全球總部等等好東西。
大概一開始真是這么想的吧,華為也沒反駁。
但是隨后,這個地方不斷擠進來各種地產項目,而且都是商業、住宅開發商。各類商業項目全都打上了華為的標簽,大肆推介。
有的樓盤都已經賣出去了,宣稱給華為的地塊連舊改都沒完成。看來看去,就是一個“炒”字。連華為自己的員工都糊涂了,弄啥嘞,這地兒到底跟我們將來有沒關系?
2015年5月,華為企業溝通部對員工澄清:
“‘華為科技城’與華為沒有任何關聯,華為既不投資也不購買,與華為無關,該名下所有物業均與華為無關。未經華為許可而實用華為名義進行城市區域命名或房地產開發,是對華為的侵權,我們已致函相關政府部門,希望停止使用“華為科技城”這一名稱。”
到這里,友誼的小船翻了個底朝天。華為的表態意味著,即使你的土地整好了,我也不玩了。愛誰誰。
于是,“華為科技城”更名為“坂雪崗科技城”。尷尬的結局,有緣東莞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
這里有官員個人問題,有難解的歷史遺留問題(“違建”)。但最關鍵的還是這兩年甚囂塵上的炒作氛圍。讓實業和地產徹底走向了對立面。
任正非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明確表達了對房地產泡沫的厭惡。
“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而且現在有了高鐵、網絡、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時代已經形成了,但不會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
“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業的發展,每一個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發展。
工業現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來換取工業的成長。現在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產業成長的可能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生活設施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生產成本太高了,工業就發展不起來。”
所謂的配套、環境,華為是有需求的,但不是商業綜合體和高價樓盤,而是交通、教育和養老等民生問題。
在和龍崗政府的協調會上,華為方面表達的需求是:
1、地鐵口黑車太多,影響員工接駁車和人身安全;
2、海外員工調回總部后戶口在內地,小孩讀書難;
3、海外員工父母在國內無人照顧,能否想辦法解決?
政府方面均表示“馬上就辦”,并火速推進幾千套華為員工宿舍的安居工程。
樓市火爆制造業萎縮,政府也怕了
或許是受華為外遷的觸動,龍崗區對房地產泡沫開始警惕。在對前兩月經濟分析的報告中提到,在樓市火爆的帶動下,房地產投資額占到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74%,制造業投資大幅萎縮,同比下降60.4%,占比僅為5%。
這個數據,對龍崗來說,透著一股涼意。官方報告話語帶著一絲不安:
“制造業是我區的支柱行業,制造業不振將對我區未來的經濟增長造成沉重的打擊,因此在房地產行業投資火熱的同時,應該要警惕制造業投資大幅萎縮的問題。”
“盡管我區商品房市場銷售近來比較火爆,不僅給開發商帶來了巨額的利潤,還給政府增加了一定的財政收入,然而瘋狂的背后有幾個弊端需要注意:
一是房價的上漲抬高了租金,給剛畢業的大學生等年輕人增加了生活負擔,排擠了一部分有用之才到我區就業,同時商業辦公及廠房的租金也被抬高,一些企業受困于成本的上升,不得不整個企業或者將部分經營活動遷出我區,這對我區經濟總量的增長起到了負面的影響;
二是一部分企業主因為近年制造業盈利能力下降,也開始將資金投入到房地產開發當中,實體行業資金的抽離將使我區的工業經濟受到打擊;
三是金融杠桿是把雙刃劍,目前市場上有部分購房者是借助中介公司、眾籌、P2P、首付貸等杠桿來籌集首付完成購房的,這些杠桿雖然在初期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購房者,然而也加重了償債負擔,一旦房價出現了下行,這類投資者因出資額很低,更易***,從而進一步加大銀行按揭貸款風險,影響到實體經濟。”
所謂“華為科技城”,只是想炒起地皮讓華為人來買單,結果華為揮袖而去
在該報告最后,建議政府趕緊調控房地產:
“一是相關部門要緊緊結合我市新出臺的限購政策,對我區內的銀行、P2P、小貸公司等機構高杠桿放貸、放大金融風險的情況進行排查,梳理出產品模式和涉及金額,抑制中介機構炒房行為;
二是要加大力度建設保障房,優化住房供給結構,有效遏制目前我區房價增加過快的勢頭;
三是貫徹落實我市最新的房產交易評估價格及二手房交易增值稅政策,抑制投機的購房行為。”
但是這些都是亡羊補牢,當務之急是”不要讓華為跑了“。所以在另一份報告里,針對華為建議發展“母廠經濟和相關信息服務業”:
“近年來,隨著龍崗區可用土地面積的減少,許多制造業公司(包括華為)開始將部分產能外遷。建議對經濟和稅收貢獻較大的優質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使其“母廠”(研發中心、生產展示中心、銷售中心等)留在龍崗區,減少其搬遷對經濟和稅收的影響;同時可以利用這些企業的影響,培育關聯的現代服務業,鞏固稅源。”
寫到這里,真心感嘆,華為是一家多么牛逼的企業。在聯想跑去深圳灣蓋大樓的時候,他跑到東莞悶頭搞生產。遠離喧囂,對抗全社會的浮躁。
搶商大戰,地方政府需要什么
不能再逃避的現實是,科技業和地產業之間的矛盾已經顯性化。如果像華為這樣的高利潤企業都不愿忍受高房價,其它的“高端”企業就能承受?
“一線城市”也必須醒醒了!尤其是,如果本身沒有全國壟斷性的行政、文化、人才的集聚優勢,城市命脈系于產業,更輸不起。因為招商引資只能解一時之渴,解決不了投資回報率的問題。后者,才是決定企業去留的根本因素。
對政府刻意主導的“轉型”,任正非并不認可:華為就是從“落后工廠”起家的,所有高科技公司都是從“低科技”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你只要給他條件,他就會改進自己、趕超自己,慢慢就會發展。”而不是把科技“泡沫化、大躍進”。
“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會分散化,會去低成本的地方。”這是任正非的答案。
華為的深莞之爭,意味著地方政府的搶商大戰正在升級。每個地方都在搶人、搶錢、搶資產。伴隨著各種口號和概念。
地方政府到底需要什么?任正非給的是小學生式的指標:“低成本、法治、不干預。”其它的,交給企業去做。
與其去挽留一個不愛你的人,不如做最好的自己。對地方政府來說,明白這點有多難?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