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LCD , PXA270 , 顯示系統
Xscale處理器是Intel公司推出的基于ARMv5TE體系結構的ARM處理器。PXA270是該公司于2003年第四季度推出一款全性能、高性價比、低功耗的Xscale處理器,其最高主頻可達624MHz。 L_DD[15:0]:數據線。16位數據線可以顯示紅、綠、藍像點,使用5位紅、6位綠和5位藍就能實現不同顏色的顯示。 L_PCLK:像點時鐘。用于把彩色數據輸入到LCD顯示器中的移位寄存器中。被動模式下,像點時鐘僅在數據線上數據有效時才發生跳變;主動模式下,像點時鐘連續跳變。 L_LCLK:行掃描時鐘。用于LCD顯示器行顯示的結束和把移位寄存器的行數據送到顯示器中,并且將行指針加1。主動模式下,它是水平同步信號。 L_FCLK:幀掃描時鐘。用于LCD顯示器新的幀像點的開始。顯示器復位時行指針指向顯示屏的頂部。在主動模式下,它是垂直同步信號。 L_BIAS:AC偏置。主動方式下,它是數據使能信號。 DBAR1:DMA通道1的基地址寄存器,用于調色板; DBAR2:DMA通道2的基地址寄存器,用于畫圖; LCCR0:黑白/彩色模式選擇,單畫面/雙畫面顯示方式、被動/主動顯示模式選擇; LCCR1:控制著水平方面的掃描,包括每行的像素、水平同步脈沖寬度、在水平掃描行的開頭和末尾各空出幾個像素等參數; LCCR2:控制著垂直方面的掃描,包括每個畫面的行數、垂直同步脈沖寬度、在畫面的頂部和底部各空出幾行等參數; LCCR3:控制著像素時鐘的頻率以及各種同步脈沖的極性。
PXA270擁有的 Quick Capture(快速拍攝)、Wireless MMX(無線MMX指令)和Wireless Speed Step(無線動態節能)技術,大大提升了多媒體處理能力;同時在保證CPU性能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移動設備功耗。
嵌入式Linux(Embedded Linux)是指對標準Linux經過小型化裁減處理之后,能夠固化在容量只有幾KB或者幾MB的存儲器芯片或者單片機中,適合于特定嵌入式應用場合的專用Linux操作系統。在目前已經開發成功的嵌入式系統中,大約有一半使用的是Linux。
1 LCD液晶顯示原理
嵌入式系統一般采用液晶顯示屏LCD。本系統采用的是LG Philiph的TFT6.4寸的真彩顯示屏LP064V02。
液晶顯示的原理是液晶在不同電壓的作用下會呈現出不同的光特性。TFT是薄膜晶體管Thin Film Transitor的縮寫。FB(Frame Buffer)是幀緩沖器。
顯示屏所顯示的一幅完整畫面就是一個幀(Frame),其整個顯示區域,在系統內會有一段存儲空間與之對應,通過改變該存儲空間的內容,從而改變顯示屏的內容,該存儲空間被稱為Frame Buffer。顯示屏上的每一點都必然與Frame Buffer里的某一位置對應。而計算機顯示的顏色是通過RGB值來表示的,因此如果要在屏幕某一點顯示某種顏色,則必須給出相應的RGB值。Frame Buffer就是用來存放整個顯示的編碼和像點值的外部存儲器區域。幀緩沖器的每一個字節對應著LCD中的一個像素,例如LP064V02顯示屏有640×480=307200個像素。
2 PXA270中內置的LCD控制器
2.1 LCD控制器介紹
Frame Buffer和LCD顯示屏之間的數據傳輸很頻繁,完全由CPU通過程序直接驅動顯然不合適。因此,為減輕CPU的負擔,在Frame Buffer與顯示屏之間還需要一個中間件,該中間件負責從Frame Buffer里提取數據,進行處理,并傳輸到顯示屏上。
LCD控制器由以下部分組成:LCD DMAC(本文提出的DMAC都是指集成在LCDC內部的DMAC),輸入/輸出FIFO,內部調色板,TMED抖動(幀速率控制),寄存器組。
LCDC的內部操作方式會因為所接LCD類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系統采用的是主動16位像點模式。在這種主動彩色模式中,LCDC內部的工作方式相對簡單,Frame Buffer內的數據是16位的像素數據,此時,LCDC無需加載數據到內部調色板,并且數據無需經過幀速率控制單元的處理,直接發送至LCD控制器的數據腳,通過DMAC傳輸到輸入 FIFO后,數據又立刻被傳送到輸出 FIFO。
2.2 LCD模塊的硬件連接
PXA270與LCD模塊的硬件連接如圖1所示。各信號引腳的說明如下:
圖1 LCD接口框圖
3 LCD驅動程序的設計與實現
PXA270嵌入式系統對LCD顯示屏的驅動分成兩方面:一方面是對LCD及相關部件的初始化,包括幀緩沖區的創建和對DMA通道的設置;另一方面就是對幀緩沖區的讀寫,將幀緩沖區的內容輸送到LCD顯示屏由硬件完成,對于驅動來說是透明的。
3.1 幀緩沖器的初始化
主要數據結構如下:
struct pxafb_info:主要用于幀緩沖區設備驅動框架的搭建,也是Linux為幀緩沖設備定義的驅動層接口。它不僅包含了底層函數,而且還記錄了幀緩沖器設備的全部信息。每個幀緩沖設備都必須與一個fb_info結構相對應。其中成員變量modename為設備名稱,fontname為顯示字體,fbops為指向底層操作的函數的指針。
struct pxafb_fix_screeninfo:記錄用戶不能修改的顯示控制器參數。它包括屏幕緩沖區的物理地址和長度。
struct pxafb_var_screeninfo:記錄用戶可以修改的顯示控制器參數。它包括顯示屏幕的分辨率、每個像素的比特數和一些時序變量。其中變量xres定義了屏幕一行所占的像素數,yres定義了屏幕一列所占的像素數,bits_per_pixel定義了每個像素用多少個位來表示。
幀緩沖區的初始化函數在/drivers/video/pxafb.c文件中,結構如下:
int __init pxafb_init(void)
{
struct pxafb_info *fbi;
int ret;
…………
fbi = pxafb_init_fbinfo(); //初始化一些重要的數據結構
…………
/* Initialize video memory */
ret = pxafb_map_video_memory(fbi); //在內存中創建一個圖像緩存區
…………
pxafb_set_var(&fbi->fb.var, -1, &fbi->fb);
…………
ret = register_framebuffer(&fbi->fb); //登記,使畫面緩沖區與控制臺設備驅動的高層掛鉤
…………
/ * Ok, now enable the LCD controller */
set_ctrlr_state(fbi, C_ENABLE);
…………
return ret;
}
首先是pxafb_init_fbinfo()的調用,目的在于對幾個數據結構進行初始化,并設置有關的基本的參數,例如所用的字體、顯示屏的規格等,還有為了搭建幀緩沖器的設備驅動框架做一些準備。接著通過pxafb_map_video_memory()函數在內存中創建幀緩沖區,實際上是為一個內存區間另外建立一個映射。這里分配用于幀緩沖區的內存區間應該是不經高速緩存、不加寫緩沖的,這樣才可以一經寫入便立即反映在顯示屏上,而無需先對高速緩存進行刷新。
pxafb_set_var()函數是為控制臺設備驅動的高層提供一個驅動幀緩沖區的界面。同時也確定一些與畫面緩沖區有關的參數,并記錄在一個fb_var_screeinfo數據結構中。確定了這些參數以后,如果目標幀緩沖區屬于當前選定的控制臺設備,就通過pxa_activate_var()函數把這些參數分門別類地組合生成PXA270各有關寄存器的映像,并最終設置到PXA270的各個LCD控制寄存器中。
這里用到6個寄存器:
這些宏操作都在/drivers/video/pxafb.h文件里。
#if defined(CONFIG_FB_LB064v02)
#define LCD_PIXCLOCK 250000//54000//150000
#define LCD_BPP 16
#define LCD_XRES 640
#define LCD_YRES 480
#define LCD_HORIZONTAL_SYNC_PULSE_WIDTH 46
#define LCD_VERTICAL_SYNC_PULSE_WIDTH 1
#define LCD_ BEGIN_OF_LINE_WAIT_COUNT 96
#define LCD_BEGIN_FRAME_WAIT_COUNT 35
#define LCD_END_OF_LINE_WAIT_COUNT 4
#define LCD_END_OF_FRAME_WAIT_COUNT 0
#define LCD_SYNC (FB_SYNC_HOR_HIGH_ACT | FB_SYNC_VERT_HIGH_ACT)
#define LCD_LCCR0 (LCCR0_OUC | LCCR0_CMDIM | LCCR0_RDSTM | LCCR0_OUM | LCCR0_BM | LCCR0_QDM | LCCR0_PAS |LCCR0_EFM | LCCR0_IUM | LCCR0_SFM | LCCR0_LDM )
#define LCD_LCCR3 (LCCR3_PCP | LCCR3_HSP | LCCR3_VSP)
#endif
最后是通過register_framebuffer()進行各項登記,使幀緩沖區與控制臺設備驅動的高層相連。參數fbi是一個指向fb_info數據結構的指針,通過這個數據結構使幀緩沖區與文件系統連接起來。
3.2 幀緩沖區的操作
對幀緩沖區的操作,應用程序首先要打開代表幀緩沖區的設備文件,幀緩沖區的file_operations數據結構是fb_fops。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b_fops = {
owner: THIS_MODULE,
read: fb_read, // 讀操作
write: fb_write, // 寫操作
ioctl: fb_ioctl, // 控制操作
mmap: fb_mmap, // 映射操作
open: fb_open, // 打開操作
release: fb_release, // 關閉操作
#ifdef HAVE_ARCH_FB_UNMAPPED_AREA
get_unmapped_area: get_fb_unmapped_area,
#endif
};
應用程序層對幀緩沖設備的訪問同對文件的訪問操作類似。在應用程序中,對幀緩沖設備(dev/fb)的操作只需調用文件層的操作函數。首先打開/dev/fb設備文件;隨后用ioctl操作取得屏幕的分辨率和bpp值,從而計算出屏幕緩沖區的大小,并將屏幕的緩沖區映射到用戶空間;最后就可直接對屏幕緩沖區進行圖片顯示。對幀緩沖區的打開文件操作是由fb_open()完成等。
驅動程序編寫完成后,開發者可以將其編譯為動態加載模式,或靜態地編譯入內核中。
4 結束語
隨著后PC時代的到來,嵌入式系統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現在的嵌入式系統一般都需要提供圖形化的人機界面。本文所設計的系統運行良好,性能穩定。在實際產品中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經濟效益。
評論
查看更多